以下是我们两口之家用车一年的感受
决赛圈的车挑选Tips
相信很多人买车前会有几个心仪的品牌,都会去试一试。
在我体验的几个品牌中,汽车销售挑选的都是快速路、主道、行人少电瓶车少——好走的路,其实更应该让销售带着往城市的复杂路况开一开,更能体现车的核心素质。
我们当时在决定购买之前约了一个15公里的长试驾、从非常拥堵的闹市路口,开到绕城高速,再开回闹市路口。分别销售开、我开、我爱人开、智能驾驶开,我们一二三排都坐了,没有晕车,最终敲定的是2024款理想L8中配(带激光雷达、六座版本)。
如果你晕车,或者对某个方面介意,要遵从自己的感受,不要被销售忽悠忍忍就过去了,因为未来这个介意的点会贯穿用车周期。
买车还是要买自己喜欢的,什么叫喜欢,比如我用车这一年里多次被剐蹭,蹭别人,钣喷了四五回,但是当我停好车后,我往前走几步时仍然会回头看一眼我的“小绿车车”,忍不住内心感叹一句“真帅!”我现在还是这样。

核心体验篇:这一年,车如何融入我的生活?
场景一:家庭出行 - “移动的家”名副其实吗?
空间与舒适性:我们买的6座版本,如果是四大一小,小朋友会更喜欢最后一排。对于装载能力,第三排座椅可以全部放倒变为4座,也可以只放倒一边变为五座+行李。


车辆还自带一个叫“便捷上下车”功能,即汽车停好后开门时,空气悬架会自动降低,很方便老人小孩。
在舒适性方面,一二排座椅配备通风、加热、按摩,三排配备加热,每排两侧都有独立出风口。

夏天40度高温,外出就餐结束回车上的路途中,我会在理想APP上提前开启座椅通风+极速制冷模式,空调自动调整为18摄氏度9级风力。
冬天和朋友野外徒步,返程时提前开启极速制热+座椅加热+冰箱44度制热,回到车上时能喝上一口温水很舒服。我一般不开冰箱制冷,因为随处都可以买到冷饮,只有去超市采购生鲜食品时会开。
娱乐系统:我们买的是中配版本,不带后排屏幕,想的是未来小朋友长大了也该换车了。副驾屏幕也很少看,在我等爱人逛街或在车内休息的时候,很少使用车载屏幕观看视频,因为爱优腾APP都是会员需要掏钱的。我偶尔会投屏我的美剧在屏幕上看,我们玩儿的最多的应用是成语接龙,

便利性配置:手机充电口比较多,二排有20w快充口,在第三排座椅下方有220v插座,我们带小狗出去玩儿水,用这个插座可以直接插吹风机给小狗吹干。买车的时候也附赠了一个能插在外部汽车充电口上的插座转换器,带一个插排就可以外接插座露营了。
场景二:日常通勤与城市穿梭 - “大块头”灵活吗?
尺寸与操控:
路边停车:虽然有自动泊车功能,但是它在侧方停车时,总是停的压在车位线上,我不得不重新倒一把,在狭窄车位里微操。
离车泊入:在中控屏选定预备车位后,可以开启该功能,下车后触摸主驾门把手感应点几秒后开始离车泊入,问题是如果后方有障碍物(花、水管等),车头会有一截露在外面,还需要我再回到车上再倒一下,这个功能我向理想400热线反馈过两次,至今也没有解决。


直线召唤:如果我们的车与别的车距离很近,可以在手机上开启该功能并操纵车前进和后退,但如果像前文写的后方有障碍物,就没法再倒了。
这两个功能的问题估计同样指向了默认预留了“后备箱门必须可以完全开启”的距离。没有留给车主个性化选择的功能。
纯电体验:我身处成都,很少会有零下的天气,所以没有出现过续航里程虚标的情况,春夏秋冬每次充满电可以跑180公里。满油满电可以跑1100公里。
我们家在自己车位上安装了充电桩,充电桩是赠送的,但是安装时自己掏钱的,从停车场总电闸到车位有110米远,理想赠送30米,剩下的80米是我购买的,花费4500元。
事后总结,安装公司不一定非要找理想的,你也可以找市面上其他的安装公司,我们这一年充电桩花费1168元电费,电行驶里程13567.6公里,如果抛去长途用公共充电桩跑了2000公里,那么就是1公里0.1元,比较划算,我之前开的别克昂科威2.0T在油价最高的时候要1元1公里了。

智能化辅助:辅助驾驶在长途、高速、绕城、二三环和堵车的时候经常使用,在晚上零点左右回家,我已经非常疲惫的时候用的多些,这能极大地减轻我的精神压力,我只需要专注路况和随时踩刹车即可,加速、变道、超车,都由辅助驾驶决定。车VS车的路况它能非常完美的驾驭。
但是车VS人、电瓶车的路况,进入城市路面我还是会自己开,因为辅助驾驶开的非常顿挫。经典场景是通过红绿灯时,如果是黄灯,我开的话就已经踩刹车缓行了,辅助驾驶还在猛踩油门,直到进入实线车道(压线会扣分的那一截)才猛刹车,乘坐体验很差,不知道接下来的系统升级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总体来说智能驾驶确实是一直在升级的。
有一个题外话,就是有几次从三环进入匝道的时候,差点撞上匝道口的尖角,我不知道现在这个问题解决没有,还有几次它会开得离匝道口很近的时候才开始变道,这个时候匝道口已经排着车队了,它就要硬加塞进去,我不喜欢做没素质的车主,所以我已经半年多没有用辅助驾驶下过匝道了。
操控表现: 这个2吨多的车加速减速都非常灵敏。但自身重量还是限制了它的操控,在超车快速打方向的时候会感觉到车的惯性。在过坑坑哇哇的路面的时候空气悬架也非常舒适。隔音方面也做的非常好。
场景三:长途自驾与诗和远方 - “里程焦虑”解决了吗?
增程优势: 没有里程焦虑,说走就走,实际上开长途前一天我会充满电,出发后平均开一个小时休息一下,我也会用公共充电桩快充到80%(四十分钟),如此循环,如果不想等待太久或者要排队,那么我就用油,车机地图上会显示每个服务区的充电桩使用情况、包括快充慢充,我一般会用快充,抵达目的地时如果是在城市里,我一般会晚饭后和老婆把车开到充电桩充电,然后一起在陌生城市压压马路。
高速表现:增程器在路上开启是感受不到噪音的,风噪和胎噪都在可接受范围内,在车流不密集的高速路段我会开启辅助驾驶,我的辅助驾驶里程其实都是长途自驾增长起来的。我们最远分别从成都开到过云南芒市、贵州遵义,全程高速。在标准、运动、高性能模式下加速踏板响应非常迅速,舒适模式因为模式设置的原因会稍微迟缓一点儿。
底盘舒适性也不错,我也不会刻意过坑坑洼洼的路面,在过减速带的时候也很轻松。
露营/外放电:我其实至今没有用这个车露营过,即便买车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超大的露营帐篷,我们旁边就是川西,我期待九十月份的时候可以开去一趟川西玩儿玩儿,深度体验一下露营模式。


场景四:智能座舱 - “车机”是加分项还是核心依赖?
理想同学:理想同学的识别率在我看来是每次升级之后都有些倒退,以前语速非常快的说“理想同学”它都能识别到,但是最近几次升级后反而它不太能响应了,我们也开启了“简洁模式”——就是不用说理想同学,直接说指令就行,它在这方面的响应要优于“理想同学+帮我打开空调”。
这种语音控制全车的方式确实改变了我的操作习惯,比如开空调、开车窗(它甚至能理解“车窗往下一点点”与“车窗往下一点”的不同)、开天幕、复位座椅、切换动力模式、所有的操控它基本都支持。但是部分模式需要我坐在主驾位置才能开启,比如我要开启“离车不下电”模式(该模式指锁车后空调、车机仍然运行,适用于小狗在车上),我在后排和副驾说就不顶用,我就得坐在主驾说才行。
中控屏/交互: 车的主要功能都比较好用,也非常流畅不卡顿,ota也在不断升级车的功能,比如之前是没有离车泊入和直线召唤的,这两个功能都是ota升级来的,手机app远程控制也很使实用,比如找车、直线召唤、开空调、开冰箱制冷制热、授权驾驶给朋友。哨兵模式也非常好用,如果别人刮了我的车导致车震动了,我的手机会收到通知有高风险事件发生,我可以在手机上看发生了什么。

但是我两次被开门杀都没有被识别到,这我挺不满意的。
导航及娱乐: 这个车的导航用的是高德导航,且不能更换导航APP,而我是百度地图的重度用户,高德导航在出匝道口、三车道时的提醒不提前,往往是我走到跟前了才提醒我走哪条车道。我得时时刻刻看着地图才不会走错。
且不能使用Carplay以及Apple Music,Apple Music只能通过浏览器收听,还会出现歌曲断断续续的情况。其他常用的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都有内置APP。
视频方面,常用的爱优腾都有,我也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投屏的方式看手机的视屏。
成本篇:养它贵不贵?
能耗费用: 我一共开了20265公里,电跑了13583公里,家用电桩1168元电费,商业充在300元左右,油跑了6432公里,百公里7升油耗,现在95号汽油8元每升,那么我的油钱应该是3640元,每公里0.56元,
保险费用: 首年交强险1100,商业险5013,驾驶意外险488。
我们出了三次险,今年交强险1210,商业险5402。
保养费用: 我们只做了一次小保养,就是买1299元的用车服务包包含的一次空调滤芯和增程器更换机油,我问施工人员,他们说我第二年保养的时候就要大保养了,什么是大保养,就是外加更换一次空气滤芯。
其他费用:在成都新能源汽车在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是2小时免费的。
总体评价: 相比于燃油车,纯电力使用成本是非常省钱的,如果充电桩离地库总电闸距离更近那就更好了,像我这样安装充电桩花了4500的人,需要再用两年把这部分成本平摊下来才是真正的省钱。
总结
L8是我们愿意开的一辆车,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,每次更新都非常实在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。
以前出远门自驾要计算一下油费,毕竟一块钱1公里,现在这部分费用基本不考虑了,我们其实不太爱跟朋友一起开车远行,所以没太改变我们的社交相处方式。
我作为车主,满分100我可以打到80分,少的20分是因为我对智驾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,多花的几万买带激光雷达版本,就是期望能减轻我的驾驶负担,但是目前来说并没有,在城市道路开启智驾比我开还要更紧张,切不舒适。如果我没买激光雷达版本,那这是台好车。
希望未来ota可以把Apple music加上,智能泊车整体更人性化,智驾系统好开。
2024款 理想L8 Max, 还需打磨的一部好车。
